吐血考研崎岖路之工业设计手绘总结
大家好,我是2021届的考研生。我报考的是北京工业大学设计学专业,六小时快题考了140(有必要说一下,该学校考140还是挺难的),总分375,在该学校的初试排名中不高不低。结果在线上复试环节给我整掉了(有苦说不出啊!)。回归到重点。在这一年的备考中。较为深刻地研究了工业设计手绘的一些表现理论(其实就是套路)。下面我将以几个分标题来总结我的工业设计考研手绘之表现套路。希望能给各位正在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小伙伴一点点灵感。同时,也算是对自己考研之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
正式开始进入正题。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总结,分别为马克笔上色原理、考研马克笔色号分类、马克笔摆笔规律、马克笔上色规律、过渡面表现套路、版面归类、版面内容套路。各方面我将详细讲解,尽量细到每一步。
对于了解过工业设计手绘的同学都知道,表现产品基本的构造是由结构线来突出的,马克笔作为突出产品形体的一种表现方式,其上色的原理也是按结构线来表现的。话不多说,画多不说,直接上图。基本体上色套路1.1
基本体上色套路1.2
从以上两张图可以看出,马克笔的上色基本是按照形体的结构来的,大致可分为直面和曲面两种,曲面又分规则曲面以及不规则曲面。首先我们来看直面类造型,在空间中基本上为横向与纵向的平面,在马克笔上色过程中只需要关注其前后的关系,这一般由马克笔上色的深浅程度来表现其前后的关系。在横竖平面组合下形成的立方体就会形成六个前后关系的直面。同时,在马克笔表达中,我们会假定一个左上的光源,形成对立方体的立体表达。这时就会形成不同深浅程度面的前后关系。如下图2.1我画的立方体,在二维表达中仅需表达三个面,分别为亮面、次亮面以及暗面。在图中我清楚地把每个面颜色的深浅程度以平面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样大家可以清楚地明白每个面的深浅程度。暗面有三个过渡层,B242以及B241的重色占三分之二,而在次亮面,虽有三个过度层,但B242及B241的重色仅有三分之一了。在亮面仅有B241承担重色块。三块平面单拿出来,可见三块平面的深浅对比是很明显的。但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和谐的蓝色立方体。这其实就是绘画基础中所说的亮灰暗的关系。希望大家能明白。大家如果理解了这个套路,画任何东西只需要它的结构,而不用去抄什么照片了。立方体上色原理2.1
再者为曲面类造型,按我自己理解的总结为曲面为规则曲面和不规则曲面两类。规则曲面为圆柱或圆锥的侧面,该类是按照圆的外轮廓的轨迹来上色的,按照通俗的语言可以称为卡白色区域。这类上色套路可运用于有圆角的立方体以及厚片。上色原理还是和直面的类似,要多加考虑的为要卡出亮面以及暗面,然后再加强颜色过度就可以了。还是一样直接上图(可见图2.2)然后为不规则曲面,不规则曲面表现为结构线在空间向上抬升的状态。该类马克笔的上色原理为在曲面结构线的交叉部分进行马克笔的上色过渡。其原始造型为球体结构。图2.2
图2.3
对于工业设计考研的马克笔色号分类,据我自己这一年来所收集整理的马克笔套装大致分三大色系,分别为暖色系、冷色系、以及冷灰系。这三个色系可应对大多数工业设计考研快题(这是我这一年来和众多研友交流总结出来的)。考研快题中主要分暖色调版面与冷色调版面,两种版面都会使用冷灰色系作为基色来表现产品,因为在多次练习与上机构学习后,发现冷灰可以表达众多效果。冷灰加暖色与冷色系均能表现出非常好看的效果。下面我将来介绍我的马克笔色号。暖色系按过渡排主要为YR179、YR157、YR177、YR178、YR160、YR156、R215、R140、R142、RV152。冷色系我推荐的过渡色系为B239、B240、B241、B242、B243、B245。这一冷色系偏冷,画产品的玻璃面以及产品的基色都很好看。对于冷灰我推荐的有两款产品色号,一种为copic的冷灰色系分别为C3、C4、C5、C6。copic颜色很纯,而且各色号过渡均匀。非常适合表现产品的过渡面。还有一种为法卡勒的冷灰色系分别为CG270、CG271、CG272、CG273、CG274。该马克笔可能在CG271与CG272之间差一个色号。大家可以配一个copic的C5作为其的过渡色号。关于价格问题,各位可以去某宝搜。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马克笔的色号选择很重要。因为工业设计类的手绘套路为主要看谁过渡面是否均匀,以及看谁的效果最为突出。色号选对那就成功了三分之一了。上面暖色系以及冷色系都为法卡勒品牌。对于其他附加颜色,大家可参考下图自我选择。马克笔色号分类3.1
马克笔的摆笔规律可以较为清晰地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以及光影关系。摆笔作为马克笔表现技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快速掌握物体在固定光源下的颜色过渡,更能简单快捷地表达各种质感在光下的效果。下面让我来细致地分析一下一些摆笔的套路吧。我将分直面摆笔、曲面摆笔这两个方面细致讲解。
首先为直面摆笔。如下图4.1所示,直面摆笔顺着物体的各方向平面进行小角度横向铺色。根据近大远小,以及近实远虚的原理,将马克笔的笔头进行不同角度的替换,其表现出来的形状由大色块到小色块然后到线性颜色的替换。这就是马克笔的过渡套路。如图中的第一个立方体所示,在这种规律的摆笔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留白。在表达物体受光情况下,这种留白就是物体的反光以及对于颜色的深浅过渡的技法。在平面摆笔的角度方面,可参考下图箭头与箭头之间的角度。同时下图也展示了马克笔的上色步骤。大家可以先练习一下。同时,这类摆笔套路可自己画出不同角度的平面进行摆笔练习(如下图4.2所示)图4.1
图4.2
再者为曲面摆笔,如下图4.3所示,曲面摆笔,摆的位置为结构线的交叉位置,只需记住此时你的马克笔轨迹为曲线,用胳膊肘去进行小幅度摆动。笔头的用法与直面摆笔类似,进行大色块与小色块填充。另外,在铺色的过程中注意留白与过渡。下图的箭头标识表示摆笔的方向。便于同学去练习。图4.3
图4.4
马克笔上色规律和中国传统国画的上色规律相同,由浅入深,一层一层过渡。如下图5.1所示。图中展示了冷色与暖色的上色规律。先由浅色讲基本的3个面进行初步的过渡,不同面的上色面积不一样,同时进行基本的反光表现。然后进行第二层过渡,由中间过渡色(图中蓝色调为B241,暖色为YR178)进行不同面的再次过渡,大家从图中第二层过渡可以看出,蓝色调的B241在暗面中占一般的面积,在次亮面中占三分之一的面积。此时就出现了两个色号的过渡。然后在第三步的过渡中,运用重色B242进行第三次过渡,此时该色在各面所占的面积就非常小了 ,最终就出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立方体表现了。大家可以按这个规律去进行面的过渡,这种过渡的方法方便快捷,适合初学和工科生学习。图5.1
过渡指的是不同颜色的灰度变化均匀,没有明显的灰度间隔。当你看到黑色与白色颜料放在一起时,这就是明显的灰度间隔。同时,我们在运用马克笔时发现,马克笔一笔下来有明显的边缘线,而且在过渡不同视角的面时,有些角度很难画的均匀。这时,就需要一些外部条件了。这些条件分手速与压边缘线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需要同时进行,如下图6.1所示,在三个蓝色的过渡面中,基本的色块也是由集中到分散,在画过渡面时,要时刻记住画第二笔时,要在第一笔色块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然后按照这种节奏依次进行。对于在面的末端位置,只需将马克笔斜画一比,然后再横画一笔,卡出反光就算完成了。大家可结合参考图6.1进行理解和练习。图6.1
对于版面的归类,我之前是根据造型和功能来分的。我在考研期间,每天会在普象平台搜集很多造型好看的产品图。看哪些是适合考研造型的。对于应试来讲,工业设计考研快题需要画的快、表现丰富以及明确传达出你的想法和设计的整个过程。所有就需要找很多简单但又能表达丰富效果的产品,然后基于这些产品去该一改造型以及功能来适应快题的需要。下面我将根据我画的快题来讲一下我对版面的归类。
首先看一下我以往在考研期间画的部分快题图7.1
图7.2
图7.3
图7.4哪里的室内设计培训学校好
图7.5
图7.6
图7.7
图7.8
图7.9
从我的快题可以看出,在颜色上无非就是冷灰加蓝、冷灰加橙、冷灰加蓝加橙。在造型上无非就是目前很多平台上的造型我改的。当然我也自创了不少,但这都是基于我平常阅览了大量产品的结果。所有各位小伙伴一定要养成好滴习惯哦!从我以往的快题上看来,大致为大体量造型,并没有很细致或很难的造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难点,并且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效果。而且简单的造型可以变换出众多的产品,这样也更加适应考试。对于产品上,尽可能寻找5类以上的产品,这样可以让我们灵活应变。希望大家能多看和多画。
关于版面内容套路,相信在上一章的图片中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所以叫做快题。就是指在一张版面中要交代你设计的整个过程。一般前期的设计过程粗略地分成四步,分别为前期调研、方案草图构建、效果图展示以及三视图和设计说明。同时,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你表达的是个产品,所有你需要用各种方式来让人来理解你设计的产品。还有一点版面需要标题,这很重要。自己可以根据主题自己设计标题样式。
首先为标题,基本上是根据你设计的产品来定义的。可以对字体进行语义设计。该部分是给你产品一个限定的范围。让评卷人更加理解你的产品。
再者是前期调研,在这一项你可以画出众多的分析方法,比如说PERSONA、5W2H、发现问题的场景图、鱼骨图、雷达图等。这方面笔者整理的不多,这大家自己可以去搜一搜。该部分只要能传达出你设计的出处在哪里就可以了。
再者为方案草图部分,该部分可以有两项来表达,分别为草图和配色方案。草图各位可以画三个不同造型以及不同方向的方案即可。配色方案为将你在草图阶段挑出的方案进行各种颜色的表达,以表现出不同方案在不同颜色下的效果是什么样。可以在草图阶段的每个方案写一些文字来表现出你的理解。
再者是效果图部分。该部分为整张版面的重点。这部分至少要占版面的三分之二左右。该部分大致包括两个不同视角的效果图、使用场景图、亮点细节图以及必要的箭头指示和文字说明。总归在该部分各位需要尽可能地展现出你产品的优势以及功能。
最后为三视图和设计说明部分,三视图为表示该产品的基本的尺寸规范以及更好地介绍产品。设计说明是对你所设计产品的简介以及其功能和价值等等。下图8.1清晰地展示了各部分的分布区域以及所占版面的比例。图8.1
进过5天的吐血整理,我终于把篇文章给肝完了。考研不易,非常理解各位考研人。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也知道这5天整理的东西可能也不是很完善。因为对于不同人来讲,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可能都不一样。但我希望我这些整理的东西能够让很多同学不在迷茫,至少在这阶段不迷茫。这也是对我这一年来考研的一个走心的总结,因为当时我也走了不少弯路。希望各位工业设计考研人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目前家里蹲,有的是时间(内容可能有些口语化,请见谅)
下面放一下我之前画的比较喜欢的效果图给大家看看,算是对这一阶段结束的印象吧。 零基础培训室内制图设计师 零基础培训3d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