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标准.docxVIP
-
-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1、满足社会装饰行业的需求,确立办好教学是最好的就业指导的理念。
2、以依时俱进的新型教育内容,生动活泼、启发性的授课方式。
3、重抓手绘表现设计能力,培养有时代特色高职高专设计人材。
4、本学科的选修课程:装材料与施工工艺、商业空间设计。
(二)设计思路
1、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手绘空间设计日新月异。
2、建筑产品环境、商业空间与手绘表现技法的关系。
3、拓宽手绘表现技法的广度,向更广泛和更细化的商业空间需求为依据。
4、选取循序渐进的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建构学习情景。
5、以工作任务为设计对象,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抓手,结合教学实际,以培养装饰艺术设计行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创造性思维和专业素质为开设依据
6、采取互动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生互动性、互帮性,增加教学深度、广度,以深入浅出教学方式,避免死板教条陈旧教学方式。
7、教学抓重点、讲原理、讲实际,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模式。
8、开展学校和社会装饰企业合作、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新型教学体系,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以现代消费文化、消费行为为主导的商业设计,正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统展现在设计师和消费者面前。现代的商业行为己打破以往单纯模式,在运用设计学科知识方面具有多面性,交叉性与综合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笔手绘表现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掌握不同空间的表现方法,通过手绘将设计效果表达出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独立承接设计单,设计制作及施工管理的全部过程,并具备能适应室内设计发展需要的潜能。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对中国绘画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中国绘画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3、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绘画历史,以点带面,衍生和拓展;
4、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善于寻找与发现日常生活的片段。
(二)能力目标
1、具备接受商业空间设计。
2、设计草图方案。
3、手绘表现与设计方案(包括绘制平面、天花、立面图、剖面图及 节点大样图、效果图)。
(三)知识目标
1、掌握室内外空间的手绘表现技巧。
2、掌握商业空间创意规划能力。
3、掌握手绘表现出商业空间的设计元素和风格设计。比较好的室内设计培训学校
4、掌握商业空间的设使用功能和环保知识。
5、掌握商业间的色彩和材料的表现。
6、掌握装饰专业的设计过程。
(四)素质目标
1、具有前瞻性及专业表达的技能。
2、具有装饰空间创意能力。
3、具有装饰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4、树立以人为本、敬业爱岗的行业精神。
(五)证书目标
无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单
课程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课时
课模程块元)
(教岗学位课群题项目)
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
课融程入思点政
1
第一
单元
手果概绘图念效的及
表义现意
1、熟悉工具和材料
2、工具使用技法示范
3、学生临摹一幅范作
1、发手展绘的课重程要对性专;业
2、用工方具法的选;择和使
3、与学方习法构。成的意义
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室内设计哪家培训好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4
2
第二
单元
手条绘表线现
1、徒手表现的能力
2、直线的表现
3、曲线的表现
4、组合线的表现
1、掌握各种不同线条(直线、曲线、锯齿线、波浪线、骨牌线、地图线等)的徒手表现;
2、掌握运笔节奏、力度轻重;
3、了解线条的运用规律。用
尊重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实践创新的精神。
6
3
第三
单元
单组绘表合现与手
1、各角种度几的何结单构体画不法同
2、态组关合系的物体的形
3、间单关体系与组合的空
1、掌握各种几何单体不同角度的结构画法;
2、了解组合的物体的形态关系;
3、认识单体与组合的空间关系。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起文化自觉与自信。
6
4
第四单
元
一视绘点在中透手的运用
1、视平线、灭点、视点、基线、距点等一点透视的概念
2、一点透视的目测画法
3、一点透视的距点法(测量法)点
1、掌握一点透视的变化规律;
2、掌握视平线在画面中的意义;
3、了解一点透视的应用场景。视的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人格品质,严格要求制作的工艺精细度。
8
5
第五单
元
两视绘点在中透手的运用
1、视平线、灭点、视点、基线、距点等成角透视的概念
2、两点透视的目测画法
3、两点透视的距点法(测量法)点
1、变掌化握规两律点;透视的
2、面掌中握的视意平义线;在画
3、应了用解场两景点。透视的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起文化自觉与自信。
8
好的专业室内设计培训机构6
第六单
元
手绘上色表现
1、马克笔的表现
2、彩铅的表现
3、综合材料的表现
4、每种工具的特点
1、掌握马克笔与彩铅的综合表现技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