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景观手绘的方法?
光靠临摹别人作品?还是适当插入写生练习?
我推荐孙述虎的《景观设计手绘:草图与细节》。这是市面上我唯一认同的景观设计手绘教材。
此外我个人有几个建议。
取乎其上得其中。学手绘,临摹是必经之路,并且,一定要是最好的临摹对象。
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练手绘有乐趣,但也有枯燥和挫折,不要因为一时达不到高水平而沮丧。
景观手绘不是艺术,也不是绘画,手绘首先是对信息的记录或讲述。要知道设计手绘的动机所在,它强求清晰、准确、有效沟通。美观不可缺少,但不是首要的动机,但很多人就是找错了学习手绘的方向。
更多的请在那本教材里学习吧。
此致。
上大学很多人一直在问我这个问题 我觉得问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可笑 再加之现在电脑绘图的普及 关注手绘的人也少 我倒不纯粹为了什么 单纯的喜欢 问得多不如做得多 更何况很多人连发问本身的立场都是错的
如果你没有任何基础 就从最简单的开始 那就是点和线 你知道打点都有很多学问吗 最最基础黑白园林表现图里点可以表现的东西是多样的 翻开《中国古典园林史》或者是再早以前的园林建筑之类的书 插图大都徒手画的 里面的图纸点和线就是全部 他们严谨到每一个点都是正圆没有小尾巴或者变形 一年级的时候集中联系点和线 各种各样的直线曲线 大小纸张加起来都可以论斤卖 不要说这没用 在后期画建筑和大尺度的规划时基本不用直尺三角板
然后是临摹 挑选你自己喜欢的风格 从易到难慢慢练习 任何事情我觉得说到底还是水滴石穿 比的就是毅力耐力 外加你本身的理解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黑白先来 然后可以开始慢慢试着用你临摹的风格尝试速写 二年级我的习惯是不管有多忙或者是多晚 基本保持一晚上一张图的速度 最少最少一个星期也有五张图纸 还有一个很优秀的同学 当时想考北林的研租房在北京地下室 每天都过得是生不如死的日子 跟了一个北林的研究生各方面还不如他 还收费高 还老不出现 据他说那时候他的精神食粮就是每天画图 在那个连暖气都没有的地下室 每天看着自己画的图觉得自己还有救 很多年以后我都会记得这件事情 让我对这位同学始终尊重
临摹不是单纯的复印 你要思考 别人的图是怎么表现明暗 主题 他们怎么表现一棵树 一丛绿篱 一座建筑 用什么样的笔触来描绘 这是别人的绘图语言 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信息 所以我画图之前都会想 甚至会想很久 大学期间课题一个学期有时候就做几个大的 所以一个项目延续半个学期的情况也是有的 所谓吃苦耐劳的女同学往往是一开始就在画室扎营了先裁纸画图框然后就坐在那无限神游 一般情况我交稿最后一个星期才出现在画室 那时候我已经做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心里也基本有大概的轮廓 或者已经在电脑上出了平面和模型 要不了多久就能完成 旁观者把这种快的方式归结成一句哇你好厉害要不要我们活啊 然后继续他哪个学室内家居设计培训强自己低效率的方式 他们看不到你走在路上都在思考 走进一个建筑时候都在观察别人的入口怎么做的 更看不到每天在电脑上搜集资料到深夜 拿着手机也在想诶 这个功能分区是不是这样更好呢
当你对各种各样的绘图语言有了了解之后 你会发现其实表达形式不管如何千变万化 分了各种派别 但是表达的实质是一样的 此时我建议你开始写生 或者对着照片画 我是一直是拍了照对着照片画啦 因为觉得在什么地方坐着画然后画工又不怎么样真的很装13啊哈哈哈 下面是拙作二年级去苏杭的时候 西溪湿地 名字什么的就淡化了~
有了黑白线稿的基础慢慢可以开始学习上色 现在水彩真的用的很少了 但是我个人真的很喜欢水彩 等以后稳定一点有时间会继续练习水彩画 马克笔和彩铅 想要有自己的设计语言绘画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不要盲目开始 你要考虑自己对绘画方式的接受力 对颜色的敏感程度 当时上学的地方绘图工具很难买 我花了好长时间研究马克笔的颜色 然后淘宝 因为普遍是买40色建筑常用 60景观常用什么的 我都是一只只写上号买的 还买的不是一个牌子 no zuo no die 淘宝老板估计烦死我了 我觉得要多尝试吧 现在好多什么考研班快题班教手绘的太多了 看过基本上学生的图都是千篇一律的和他们跟的老师一个风格 这是不思考机械运动的产物 我会画一张线稿然后复印两张 然后就摆开马克笔 尝试不一样的配色 然后慢慢找出合适自己的配色 之前有个很酷的胖师兄是华南理工的 他说他没事的时候就会去逛文具店 然后看到没见过的或者觉得好玩儿的颜色就会买回家试一下 对你没看错他的原话就是好玩儿~ 你如果真的热爱这个 你不会觉得枯燥的练习 对着电脑怔怔地画一整夜的图 读一本厚厚的啃都啃不动的外国/中国建筑史/园林史 是你的负累 真是有时候看到那些努力又认真的人 平日里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样子 用起功来整个人都真的在发光
至于上面推荐什么书 那个就太多了 借了很多书也买了很多书 真的是良莠不齐 见到过最奇葩的某某快题书就是把学生作品往上堆 清华建筑快题倒是还能让你学习让你思考 那些挺都木有听过的学校 把学生作品堆砌起来就出书真的没有问题吗 出版社不审的吗 具体书目就不推荐了 去你们学校的图书馆吧~ 上各种论坛 去Google搜 你都能找到不少素材
这是我在知乎(认真)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以后认真发问 谨慎回答
手绘书看过很多,说下自己认为很好的:
孙述虎的书介绍的画法很典型,效果好,快速表达效率高,上手也很快。我考研那会儿,就是照着他的风格来练的。效率高~
夏克梁。夏老师的线条功夫很过硬。比较难临摹。我大学期间大多时间是学习他的线条组织。练到最后感觉稍微有点样子了,可却发现,这种画法效率并不高。比较强调画面的艺术感,设计感稍弱,也不太适合快题考试。夏克梁的书也有很多,随便买本看看就好。不过他有本《夏克梁钢笔建筑写生与解析》很好,适用于有一定手绘基础的,教你如何审视画面的,很多对于写生稿的修改意见,对于后期提高画面协调很有帮助。
大学后期我又接触到了一位大师:李国光。感觉他在学生圈子里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我买来他的书,看到它的线条就立刻被吸引住了。有点返璞归真的意思。它的线条很古拙、也很简练明确。画面处理既明快又有叙事感。
还有两位我很喜欢的手绘大师:陈新生、王劲韬。他们的色彩运用实在厉害。
其他的手绘大师呢,自己见识过的:齐康、彭一刚、还有庐山上那群……等,看来看去还是推荐以上提到的五位。
除了学习模板外,下面就是如何提高手绘技巧的问题。
练呗~
自己以前练手绘可能会很认真地画,画完又煞有介事地圈圈画画,批判一下自己完成作品的瑕疵之处,又在下面补上修改意见……
这看起来很好对吧。
其实呢,这些做起来没什么必要。可能很多人说,手绘很重要啊,要一直练什么的。早些时候,我也这么觉得。但现在我会说:“设计手绘是可以速成的~”有基础的一个月,没基础的两个月,足够练到还不错的程度~
有条件去写生,没条件用相机拍了,回来画。不用太在意每幅画的质量,A4幅面,15-20分钟一张。不停地画,追求速度、数量,而非质量。对于初学来说,提高手头的熟练度可能更切题。
一个月后,对于设计学生来说,手绘这关就差不多过了。就行了~
有啥诀窍,这就是诀窍,起码来说对我来说,是的。
——————————————————————————————————————————
补充:针对题主问题解释下。
个人对于别人的成熟手绘作品更倾向于“查阅”而非“临摹”。
我的观点是以写生为主,适当插入临摹。当写生时遇到问题时,再去翻看人家的作品比对,看人家是如何处理画面的。
比如,植被写意表达我不会,我就去看夏克梁;树形勾不好,去看孙述虎;透视画不准,就找陈老师;色彩放不开,就翻王劲韬……
跳开这个论点,就绘画本质而言。它的基础就是再现客观世界,写生就是直接的认识手段。
个人愚见,望大牛斧正。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手绘是一项技巧性,实用性很强的技能。所以,光靠傻练是没什么用的。当然,任何技能都少不了苦练这一项,但是告诉你多练就能练好手绘的,显然是不负责任。
其次,要了解的是景观设计手绘的重点是什么。相比较其他专业景观设计手绘更注重整体场景的渲染。也就是说,上色对于景观手绘同线稿一样重要。
至于练习方法,如果你不准备报手绘班,自己就找本书。(好书)陈凯南推荐的孙述虎那本还行,挺实用的。或者卓越手绘的书,技法性更强。按照书室内设计培训班室内装饰设计培训上临摹单体先。单体差不多了临摹3,4张效果图室内设计培训班学校。然后找好的设计图片抄绘1,2张。再回来临摹。以此反复。
最后给你推荐几篇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专栏,设计手绘。
景观手绘中如何表现植物(线稿部分)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室内设计学校培训133024
你以为多画就能练好手绘?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3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