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快题日常学习与积累的超全总结
(H学长手绘节选,高清大图继续 翻)
写在前面
快题练习和案例抄绘并不是两项泾渭分明的工作,时间上也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先后关系。从我近两年来画快题抄绘的个人经验来看,这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
首先毫无疑问,案例抄绘为快题练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至形体策略,小至立面秩序,我们做出的方案或多或少都有其他案例的影子。而不太明显的是,快题的训练量也会反过来影响抄绘的效率,最简单的例子,快题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在案例抄绘中抓大放小,做到有的放矢。
回顾我复习的经过,案例抄绘和背单词一样,都是我从备考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习惯,成了我学习生活的底色。现在终于得空整理回顾我两年来的案例抄绘,我想把我的案例抄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大家展示个中差别。
第一阶段
——大四上学期及以前
时间:有整有散,10min——40min不等
对象:尚未树立抄绘整套图纸的意识,拿到什么抄什么
关注点:照抄图纸内容,还不会举一反三
素材来源:p站,微博,大师作品,公众号推送
第二阶段
——大四下学期参加抄绘打卡
时间:完整且连续,平均用时45min——1H
对象:完整的技术图纸、分析图、室内外透视图
关注点:制图规范、表达技法、配景配色、平面交通组织
素材来源:西西学长每日案例,公众号推送,各大事务所官网
同一阶段的随堂笔记会抽象一些,尽可能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最终达到一个速记的效果。现在看来,许多当初抄绘过的细节,都在往后的快题里一一浮现。
复习间隙抄绘素材手册,开始尝试由案例的造型反推其内部空间,同时积累一些细部的画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手绘的精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得益于此,抄绘时可以更多关注案例本身。
体块间的组合
天窗、立面的积累
第三阶段
——快题班结束后直到考前
时间:碎片时间,每个形体控制在10min以内
对象:快题中能用上的一些手法,此时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什么手法能用上什么用不上,自己已经能够做出判断了。后期甚至抽象成只抄分析图
关注点:形体操作、亮点空间、解题策略
素材来源:微信公众号、微博、西西学长每日案例
小专题:城市性
小专题:现代坡屋顶
小专题:坡屋顶与平屋顶体块组合
小专题:平台
小专题:新老
小专题:高差
小专题:空间深化
小专题:配色尝试
设计室内培训学校学室内设计去哪个培训机构
虽然是零星抄绘,但也可以在某几个小专题上多花心思,丰富自己应对特定问题的手法。
有了暑假的快题积累,在备考后期,已经可以由一个建筑的造型去推测其对应的平面交通了,抄绘积累到这种程度,才能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案例的大策略上。保持策略上的敏感度也是后期抄绘的目的之一。